close

造橋獲補助 再造劍潭古道

更新日期:2011/06/28 04:11  

自由時報記者何宗翰/造橋報導〕造橋鄉公所向行政院客委會爭取「茶香山歌古道飄:大西聚落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營造」工程計畫,獲補助七百萬元,改善劍潭古道沿線設施、在入口處興建客家小劇場、「古道茶亭文化」解說碑等,讓遊客不再「不得其門而入」。

 

「劍潭」地名的源由,相傳鄭成功曾帶兵在造橋鄉大龍村一帶「征番」,感慨戰事不利,憤而擲劍成潭,因而得名。造橋鄉公所表示,劍潭古道全長一點八公里,錦水村早期有石油和天然氣礦場,讓鄰近的大西村也因此繁榮,三灣一帶的居民還沿著劍潭古道行經大龍村,到大西村交易。

 

鄉公所建設課說,劍潭古道沿途有歇腳亭、大觀景亭、夕陽亭等景點,可遠眺中港溪出海口及海岸線、俯瞰大西村美景;桐花季時,步道旁開滿桐花,吸引許多遊客。但古道入口處指標不明,計畫興建可容納兩百人的「客家小劇場」,並結合現有茶廠景點,製作「古道茶亭文化」解說碑。

 

另外,鄉公所也計畫在最高點的大觀景台興建桐花祈福鐘,並改善古道沿線地材、安全欄杆,增加休憩座椅及客家諺語牌等設施,希望未來連結「茶香街坊」,讓大西、大龍、錦水村一帶成為「劍潭古道客家文化休閒園區」,預計九月動工,今年底前完成。

 

 

這篇新聞讓你覺得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b 的頭像
    bob

    三下巴闖江湖

    bo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